戒,代表一個人的承諾

戒,代表一個人的承諾
仁波切於永和中心對所有中心義工的指導開示,部分分享如下
修行者要重視信心,戒律,三昧耶、日積月累的進步,內心必須能控制依續精進,對我而言,必須依此法終生。
戒律顯教也有,不是只有密乘有戒律。戒律代表的是自己的承諾,無論大乘小乘,人人皆有戒律,這是自己心中的確定。若答應了則必須能遵守,心中有了好的決定。


若承諾了而不做,此種人則無人可信,因為承諾代表戒,若有有好的決定則有好的信用,比如鞋匠做了鞋幾天就壞了,但是做黃金的承諾則是很珍貴的,這二種人是天差地別;戒是人的誠信,答應了會做好,是榮耀之事,此種人的一生自然有順緣。但若承諾了而不做,打破承諾者,則無法有順緣。
小乘、顯教,密乘,雖各有戒律,戒律不會因個人而變,而是戒律改變個人。如八關齋戒之八戒,此為小乘八戒而且有很多細節注意,但若受戒人的內心是為眾生受戒,則此八戒成為大乘菩薩戒,成為大乘戒律。
所以戒律不是像進入1號門為小乘,2號門為大乘,3號門為密乘,自己進入那一個門則自己因此而成為小,大或是密乘者,並不是因為進那個門對號入座則一定成為那個。
戒律是視每人的心量大小。自己進入了密宗的中心或是顯教的寺廟,成為是顯是密的修行者,此決定在於個人的內心,而不在於進入的是大乘或是金剛乘中心。
其實小乘也是不容易的,是要關注自己的每一念頭。雖然我們傳承是金剛乘,但各位目前僅只有名而已,並未達其境界;自己應有覺受也分低中高,密乘有其強大加持力,能透過觀想,灌頂見解脫或甘露之觸解脫等得到加持入內心,即使自己修行尚未達到。而小乘及顯宗皆無此方便法門。
密乘經由精進及上師之加持其威力勝於他宗。
大家應提升自己的遠見及強大的內心,千萬勿看一生或數生而已,而是數百生更多,即使此生只有受過一些上師成就者的灌頂,修行未能道位,下世若投生成為動物,也是一個有大威力的動物。此是真實不虛,有許多的故事說明。善緣成熟則生人天,須慎選擇如何的修行方法。
祝福大家吉祥如意
FaceBook:
多傑林巴佛學會
Website:
www.dorji-lingpa.com
Youtube:
台灣多傑林巴佛學會 – YouTu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