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有強大內心的修行者是生活於真正究竟實相內

擁有強大內心的修行者是生活於真正究竟實相內

2022年11月8日佛陀薈供曰共修,仁波切特別開示分享:

弟子問:
生活上諸多事情的發生,有悲有歡有苦,有外在的衝擊,有家庭內的起伏,有高有低,直接或間接的影響內心,請問仁波切可以給予開示,如何讓這些人生的生活上的種種,可以慢慢的逐漸降低對自己內心的影響?

仁波切開示:

一位修行者,如果你能真正知道「究竟的實相」,並且生活於實相其中(一切為空及無自性),如此、你就不會活的痛苦或是常常有情緒的諸多起伏。

而什麼是究竟的真相呢?就是你內心相信的「究竟的真相,一切為空」。

生活上因為有希望,所以就會有失望,但這個希望期望本身就是沒有意義的,而且也是痛苦的來源。

比如,有人修行希望成為堪布,或有人內心想成為有錢人等等,這種期望本身就是一種假像;一位真的了知究竟實相者,能明白而且不會有內心期待。

大家所見到感受到的苦或是樂,這個苦也不是真的苦,而快樂也不是真的快樂,這些所見所感受的,應該都是不重要的,但是因為大家認為重要並且還努力去追求,所以才會感到痛苦。

人的一生都一直在追求這些不存在的及虛幻的事物,還在計畫很多美好的事情,工作、家庭,金錢,名氣等等,當遭遇到一點不如意的事情,內心就會驚恐慌張;若是真正平靜的想一想,其實都是自己在製造自己的困擾;娑婆世界是沒有永久不變之美好美满,健康財富等。

想要永久快樂幸福及計劃人生,這些所追求的都是虛緲的,因為計劃是趕不上變化,而困擾是自造的,世上並無永久的財富及美好。

這又好像內心期待看到一隻頭上有長角的馬,但是實相是不存在此種有角的馬,所以若是一開始就是錯誤的認知而且還不斷追求,最後只能一路的辛苦勞累及痛苦。

比如,佛法修行人在咒語儀軌計量計次不斷累積目標時,當修行到了某個程度之後,目標也是要放下的;好比,仁波切已是堪祖,因為是堪祖而期待別人應該如何對他恭敬禮敬等等,內心自認為自己是什麼階級姿態的人,當內心有這樣的想法期待時,這也是不對的,也是不究竟。

生活若是如此,也只會痛苦。

真正佛法修行者,外在世界是不會影響其內心,也不會動摇內心。世上只有佛法及改善自己,才能讓自己脫離輪迴,這才是人生真正最重要的事。

大家都想要修行的很好,但若是內心是一直以世俗的想法來認為什麼地位,財富或是角色,就應該有什麼待遇遭遇,若是以這樣的方式來修行,肯定是會失敗!

因為你並沒有明白究竟的實相及自然心的活在當下。

若能夠正確的往佛法處去追求學習,慢慢的,內心就比較不會被影響,因為內心是想要活在當下,能利眾及得解脫。

若是內心去追求這些永遠不會滿足的世俗物質事物,內心就永遠會不滿足而且痛苦。

仁波切說,大家不要永遠期待上師會給與自己證悟。而是要對自己期待才是。

對佛法有強烈的信心,做諸事時就不會影響自己的內心。

我們此生有四個上師:
1.指導我們及給與佛法的上師
2.經文經論的上師
3.將佛法運用在生活上的上師
4.最終能發現自己覺性的上師

此生若能把握重點及做到,很多外在的狀況就不會對自己造成太大衝擊。大家要找到對佛法的真正的信心,有強大的內心,外界的影響也將降至最小!

大家若是相信,就要去做改變,否則還是一直走在自己的困境內。

人生難得,大家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