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自己內心及動機,並且掌握佛法緣起及無常見地,內心自然能平靜祥和。
仁波切於5月11曰吉美林巴成佛之道功德寶藏線上教學開示:
修行者若無調整內心動機,只是抱大期望,有所求及希望得到成果,也不懂運用所學習佛法道理來改變自己內心,如此過一生,只會造成自先前之修行的所有辛苦勞累等善業等無所用及浪費。

反之若能隨順佛法及好好調整改變自己內心,如此修行才能達效果,再加上依靠緣起之助力,當一剎那好的機緣,佛法能立即入內心,平時善根未能達成效果,但是由好的「機緣」,善業可達成佛果,可滅除自己很大的違緣蓋障,於此吉祥機緣及順緣,當下能累積廣大的善根。

反之,有時自己小小罪業,也會形成大惡,而將自己辛苦勞累所累積的善業全部浪費掉。
依外緣則有很大的效果,這樣的事蹟甚多,有些禪修士行者一生努力勞累而無任何成效。又有人平素造業,也無修持佛法,但是遇外緣時機而能立即解脫,因為小小的外緣而有大福報,小小外緣而受大果報。
大家應經常檢查分析思維,佛法上實修一定要謹慎小心,想排除逆緣及生順緣,修行佛法時自己內心內在動機,是真的純善?還是內心總是在世俗八風打轉及比賽?
大家都不是終日禪修者,更應注意起外在的緣起,內在的動機,外在威儀,三過失,六污垢,四不執取,經常觀察自己之內心。

若不反省,則無始的習氣造業力量強大,自己也完全不能自知及察覺,因為自己蓋障及妄念多,內心也不能分析。通常一般粗分的障礙是容易看到查覺,也可以預防小心。
但是細分的內心妄念,則是自己無法見到或是知道,有如一個隱密小偷(內心五毒),經常偷自己財物(福報善業)而自己無法察覺,因此受傷嚴重。
大家應好好反省檢討內心的念頭,身體行為、口説出的話,自己的內心動機,是真的善念?還是假善?
若是這一世的暇滿人生,又有機會學習佛法,能努力運用佛法來改變自己的業習,調整內心,克制對治自己內心的忿怒,不平,比較,忌妒,貪心,傲慢等,這樣自己修行的善根才能保存下來,而在外緣時機上,及上師口訣加持,而有機會解脫及成就佛果。
祝福大家 吉祥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