堪祖蘇南給稱仁波切於

堪祖蘇南給稱仁波切於
五加行教學「供曼達」的開示,仁波切針對一般在家修行弟子,佛堂擺設做了簡要說明及應該注意的事項。摘要分享給大家。

弟子問「家中壇城擺設的順序及供品應該注意的事項」:

[佛堂擺設順序]由內而外
佛菩薩法像 =>曼達盤 => 八供 => 燈 ,各類供品 及 香爐

[曼達盤的堆疊方式]
七珍八寶鋪滿後,曼達盤層層堆疊上,然後觀想為五堆便可。只要把它擺滿、擺好,很豐盛的樣子就可以,而不是非要堆成五堆。

[供水數量]
沒有固定的數量,1、3、5、7、8、9 …..順自己的壇城空間便可,但壇城再小至少能供一杯水。 此外只要擺設莊嚴整齊就可以。 然而在修五加行前行法的弟子,須要擺設 8 杯供水,因為在前行法裡 8 杯水是最理想的狀態,不過當然供水也是越多越好。

[壇城供養]
一般是供養水, 若要供養牛奶也是可以。 有時看修法的本尊,準備供品有些不同。例如:修度母、大悲觀音八關齋戒、阿彌陀佛淨土法門等就用牛奶。這主要是跟「事續」或「行續」有關。 「事續」是用牛奶,「行續」則用酒。 一般有分「事續」、「行續」、「 瑜珈續」、「 無上瑜珈續」等。

[供護法]
嚴格來講並沒有規定要用那一種酒杯來做供養,只要是好的品質材料所做的杯子及擺設莊嚴便可。當然若能用護法杯是最好,正統護法杯上面是酒杯,下面一個碟子,為一套。 酒杯是護法主尊來享用,碟子內的酒是給護法的眷屬享用。 當我們倒護法酒時,要把酒杯倒滿並溢出至碟子中,碟子盛滿至少達 1/3。 獻供時任何飲料都可以供養,但會特別用酒供養是因為酒是用五穀所釀成含有五穀的精華。當然茶葉也可以,因為也是茶的精華做供養。 而因為是精華所以會有威力,所以才會拿來當供品。 所以一般我們供養的選擇順序是: 酒 → 茶 → 牛奶 → 果汁。

[供養物品]
順著自己的財力便可,財物多就供養多,財物少就供養少,甚至身無分文時供養水也是可以的,福報是一樣非常廣大。 假如我們無法好好準備供品,那麼就每天持續不斷的供八杯供水,這也是非常好。 阿峽底尊者在西藏時曾開示過:在西藏,沒有比供養水更殊勝的福報了。 當然西藏的水是非常的好,但主要原因是不論是誰,當他在供養水時不會產生慳吝之心及不捨之心! 一般在供養珍貴的物品時,不可避免的多少一定會掺雜一點慳吝之心,那麼這供養就不是那麼純粹了。 而供養水時大家都不會有慳吝之心,那麼這供養的品質就非常的好!則這布施的果就不可思議了。

對一個行者而言,布施的果一定要有,世俗之人也是一樣,不論做生意、種農田或經營士農工商之活動,若沒有好運氣,就都不能發揮而困難重重,這是因為他沒有布施的結果。 因此就布施的成果來講,不管是對禪修士或一般世人而言都是非常重要的。 所以要累積福德是非常重要的。

[祖先牌位]
一般未學習佛法之前大家會把祖先當成是救渡者,但若是已皈依三寶並學習佛法之後,最究竟的救渡者則是三寶〈佛寶、法寶、僧寶〉。 佛堂擺設三寶,佛堂是要放在房子的主要位置。 祖先的牌位不能擺在佛堂內,主要原因是:佛法僧三寶我們觀想為資糧田、壇城聖眾,做供養、唸皈依,倘若祖先牌位也在壇城內,那麼就變成皈依祖先而且把祖先列入三寶裡了,這是不可以的!

此外,因為祖先不是三寶,而我們把祖先放在佛堂內跟著對他一起皈依、供養,這樣會衰損祖先的福報,對祖先反而不好。 我們對祖先要感恩、要懷念,放在佛堂左側或右側。而不是放入佛堂內。

有些傳統做法是把祖先的牌位或照片放在佛堂的正對面 (跟佛堂面對面),讓祖先接受佛菩薩的保護、加持。

請大家記得來參加仁波切一年一次的大灌頂法會。8月16曰法會為多傑林巴取出的大伏藏法「普救惡趣觀音」薈供及灌頂。8月23曰為藥師八佛灌頂。23曰下午並且舉行超渡及普巴金剛除障法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