堪祖仁波切於♦佛子行37頌♦教學時的部分開示分享:

堪祖仁波切於♦佛子行37頌♦教學時的部分開示分享:

【弟子提問】

有時在工作上或是在家裡, 當別人說自己貪心,脾氣不好容易生氣,比較心強,傲慢等等;或是有時自己會聽到或看到一些行為,言語或是事情發生時, 內心會引發自己一些不善念頭。

雖然仁波切有開示,我們只要管好調伏自己的內心,而不要去分析及猜想別人動機行為等,但是當我們看到、聽到、感受到時,還是很難去裝做沒感受到及控制自己習性。

我們就算學習在第二秒,第三秒甚至更多分鐘,努力使自己情緒緩和下來,但內心感覺還是存在的。

請問仁波切,像這種情形自己要如何去對治及改善?

【仁波切開示回答】

這個問題很容易解決的, 只要自己非常的謙虛、很謙卑的話, 那麼不必採用任何對治, 而問題自然就會解決了!

我們仔細去分析, 確確實實只要謙卑就能解決的,而其它的對治不用做很多。

一般來講,不論何時何地, 若當別人講某些不順自己心意的話,我們馬上就有一點點的不高興, 然後産生忿怒及發脾氣,這通常都因為自己把自己的位置擺的比別人高。這樣毛病、不悅及發脾氣,就一定會發生 。

若是把自己的位置擺很低,這個毛病肯定就不會發生。

舉例來講: 印度有很多乞丐是斷手、斷腳、長的也不好看, 如果有人罵他斷手、斷腳、長的不好看, 這乞丐會很生氣嗎? 不會的。

如果去乞討,別人不給又打他, 他也不會怎樣的。因為他的心已經放在地下了,而且內心非常的謙卑自處。所以你對他不客氣或是罵、不給等等, 他都不會生氣。但是當你慈悲及布施他時,他是高興的不得了。

所以如果自己內心裡把自己的位置擺的比較高一點, 而當對方講的話有一點點不太如我們的意、或是一點點不太恭敬, 就會很容易刺傷自己的内心,而這種情況就會發生。

所以即使對方講同樣的話,但自己的位置態度是高或是低? 心情就完全不一樣!

如果自己的位置擺的比較高,即使對方講的是一個很普通的話,自己聽了也是很容易不高興! 但如果是把自己擺的比較低的話,對方講相同的話,自己聽起來也不會覚得特別怎麼樣。

所以主要的問題還是你把自己擺在什麼位置,是高還是低?

其次,就是要培養出離心。

當我們謙卑自處的時候要想一想, 我們是密咒乘門的行者, 是大乘的行者, 而大乘的行者是已經把自己的身口心三門供養給眾生了, 這在菩薩行論裡面都已經講過。

發起菩提心的時候請眾生做為我的客人, 我變成眾生的僕人。因為身口心三門已供養給眾生了,所以眾生對我如何都沒有什麼關係了,對我好也好,對我不好也好,我要好好的去行持我的菩薩行。

若是這樣去想的話,對方就算講了不禮貌或批評指責的話,你也就不會生氣了。

以上是以大乘行者來談,若是以密咒乘門的行者來講,自己的身口心三門已經供養給壇城本尊,在本尊的壇城裡眾生都是一樣的, 這樣好好去思惟, 我和眾生沒有什麼好差別的,所以即使對方講的話不中意或不好聽,密咒乘門的行者在壇城之中萬法清淨、所有眾生都一樣, 如此去想也就不會容易生氣或是産生與人比較的心。

行者對於身口心三門要時時保持謙虛,同時也要學習佛子的行持,不要因為自己的一些付出或是善行而期待别人的讚美,若是沒有得到自己想要的讚美,心中産生了不悅及比較的心,甚至産生後悔之心。這與他人不好的態度等行為是相同的。

希望大家能明白蓮師的建言「證悟須高高如天空,行持須細細如麵粉」

共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