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著仁波切禪修

跟著仁波切禪修

在仁波切月底離台前,仁波切特別親自带著弟子在中心打坐綀習禪修及提醒注意事項要點。

首先要九節佛風調氣,七支坐調整坐姿,姿勢正確則禪修易進歩易穩定。

接著祈請傳承上師四句祈請文並且觀想上師加持,化光融入自己,加持自己禪修能進步,此世能利眾。

禪修時間勿太長,最好短時禪修及多次練習。

可以以二種方式來專注;
♦以呼吸一進/一出,好比自己的心進入/出去。
♦當穏定後,可觀心在外面看著自己

此時自己能察覺注意:
外界對境的五根所顯但不追逐思考,也看到自己內在的五根, 妄念不刻意去斷。

只要存有思惟的心,則一定沒有「放下的安住」

因為是佛教禪修,平時綀習可以以下二種禪修觀想方式綀習:
♦只觀物品外形如佛像本尊(安止増長)而不去觀察每一細節
♦詳細觀本尊或是法器(智慧增長),由上而下觀,再由下而上觀,思惟法義,穩定觀想,愈來愈清析,自己五根也愈清明。

若是禪修陷入昏沈或是有境界出現時,身體起來走動活動一下。

平時也可以思惟無常修,明了空性而起大悲心,空悲雙運禪修。因為無常觀,自然心柔軟,態度謙虛而不會為了他人的一句話或是一個行為動作而起了憤怒及不悅之心。自然的自己的身口心三門不會去得罪別人,自己的障礙也會慢慢減少,心緖也能漸漸的穩定,也能看到自己的身口心三門的起心動念。漸漸自己的業習能看見,能修正改進,禪修才有可能進歩。

佛教徒的禪修一定是要在空性及菩提悲心的基礎上,努力精進的進歩。沒有空悲基礎,即使見到本尊,加持力也是有限,証悟佛性也是不可能的。

好的禪修者,心一定會是愈來愈勇敢的勇者,心也一定是愈來愈寛鬆寛大。禪修者自己可以檢視自己是否進步了。

祝福大家 吉祥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