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波切即將返回不丹,離台前仍然將21度母禮贊文的教學以金剛乘的隠喻開示解說法義。

仁波切即將返回不丹,離台前仍然將21度母禮贊文的教學以金剛乘的隠喻開示解說法義。

與弟子共飲一杯福圓茶並且給予祝福及提醒

「世界最大的腳印是大象的腳印,而佛教修行者最大的見地即是無常」

仁波切特別告誡提醒弟子。一定要時時想起人生的無常,生命的有限, 能將自己的生活做最好的安排,能夠每天有一定的時間來精進佛法的修持。

大家不要認為自己還很年輕,永遠都有很多的時間,永遠都有一個明天存在,如果還有這樣想法的人,他就沒有了解佛法的見地「無常法」。

世間人雖然工作重要,辛苦的賺錢為了家人,為了退休,但是在每一天的生活裡面我們一定能夠挪出時間來做自己的佛法的修行,如此日積月累下來我們一定能夠進步及更能穏定及調伏自己的心,自己也會發現貪嗔癡傲慢的五毒減少了,自己的習性改變了,身口心三門更能夠符合佛法見地,並且也融入自己的日常生活裡。對於周遭的事物,別人的言語行動,也不再那麼的敏感而且起很大的反應或是憤怒生氣,內心也更加的平靜和諧。

在團體的生活裡面,對於一些小的挫折,小的挑戰,自己也能很有智慧的來面對接受;如此將來自己在面對生活上大的挑戰的時候,我們才能有機會成長進步。

現代大部分的人在年輕的時候不會想到佛法,也總覺得生命是長長久久的,所以對於佛法的修行也不注意也不認真,甚至沒有興趣。而當自己老了時,碰到挫折的時候又覺得沒有人幫助,自己很孤獨而無法面對生活上的困境,甚至得到憂鬱或者想要自殺來結束生命。

對於佛法修行者來講,當生命面對困境的時候,會更加提醒自己人生的無常,娑婆世界一切是苦的,並且將自己有限的生命更加努力精進的放在佛法的修行上,來幫助自己,提升自己的智慧跟空性的法義。我們學習佛法是為了証悟佛性為最終目標,次要目標當然是自己的生活上能夠調伏內心,隨時讓自己的生活及內心處在一個平靜的狀態,將來在面對死亡的時候,我們能夠很勇敢的,很有智慧的,也很平靜的知道自己將要去那裏。

今天所開示的,希望弟子能夠牢記在心,隨時提醒自己生命的無常。不要在佛堂聽了知道這個很重要,出了佛堂,又恢復自己的一切言行,認為生命是常久存在的,因此也不會把心思放在佛法的修行上面,而當自己碰到困難的時候,才又趕快說要做大供養,要請仁波切修法,請仁波切加持等等。

如果把最珍貴珍貴的佛法交給你,可是你拿到珍貴的法後,只是把法放在旁邊,也不去使用這個法,那麼再珍貴的法也是幫不到你的。

無私的菩提心

在教授佛子行37頌時,仁波切也開示如何以逆緣為修行道路,轉五毒,而契入本性見五智。

這是密乘金剛乘菩提心法門的關鍵要點。菩提心的生起須要實修,只是聴聞了解是不夠的。沒有真正去實修或實修不夠時,逆緣生起時,自己的菩提心及悲心立刻受到考驗。一個沒有真正實修的修行者,是很難產生究竟的安忍心及慈悲心的,當逆緣生起時,當朋友恩將仇報時,易產生忿怒,嗔恨及妒心,難以控制內心,而産生口業。

口業所產生的業障,可能造成自己500世的折磨。曾經有位比丘走路健步如飛,另一位比丘就笑說你走路像猴子般。結果這樣悪語,讓這位口出惡言的比丘500世投身為猴子,即使有幾世成為人身,但臉形身材也像是猴子。

所以實修究竟的菩提心是非常重要的。

釋迦牟尼佛曽經投身在地獄道,見自己身瘦好友無法拉鐡車而遭受牛頭馬面毒打,而生起強大悲心,並向牛頭馬面説自己身體壯,可以幫忙拉二台鐡車,但是牛頭馬面很不高興,即鞭打釋迦牟尼佛,佛陀當場而死亡,當下立即離開了地獄之苦而投入天道。這是因為佛陀升起了廣大的悲心,才能離開地獄的受苦。

一般我們看到外形美麗的人,是因為上輩子修很好的安忍心。若有人此世非常富有,是因為前世佈施很多;有人説話很有說服力及威信,是因為前世不説妄語。

平時我們對待別人也須要恭敬,讓人歡喜。若是自己週圍的朋友家人,都𣎴喜歡自己,那麼自己在修法上,迎請本尊天時,本尊也是不會歡喜的。因為本尊天肯定知道你自己是什麼様的為人,你的內心世界是可以藏的住一般人,但藏不住佛及本尊的,自己的修行也是難有成就的。

最後大家一定要知道明白,如果有任何的困境發生的時候,自己一定要先想到的這是自己的業障,以這樣的想法來接受並且調整,這樣自己的智慧跟修行才會進步。

反過來若是碰到困境挑戰的時候,手指頭總是指向別人及外在的環境,都是他們的錯。這不但幫不到自己而且會引起自己更多的憤怒不滿跟產生更多的挑戰跟業障。

所以我們須要好好思惟這些因果道理,無常現像,去我執。而好好精進實修究竟的菩薩之道。

祝福大家 吉祥如意。

這點對佛法的修行著一定要好好的思維,好好的改變自己的習性。

祝福大家一切吉祥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