堪祖仁波切於「禪修心經」書中的部分精要內文分享。此書於全台網路書店或是實體連鎖書店皆可購得,

堪祖仁波切於「禪修心經」書中的部分精要內文分享。此書於全台網路書店或是實體連鎖書店皆可購得,

那爛陀寺的三行者寂天菩薩的故事

《心經》裡談到的依止般若波羅蜜多,就是雖安住在甚深的法界之中,但也不會去阻礙緣起的法, 一切是顯而無自性, 此定律不會破壞。

寂天菩薩在那爛陀寺時被稱爲三行者, 因爲只會吃喝、拉撒、睡, 除此三件事外,不會做其他事情, 因此寺裡的人都輕視他,不喜歡他, 給予三行者的封號。

但因爲他是出家人, 依規 矩出家人無過失是不能逐他出寺院的, 因此寺裡的人便想了個辦法來為難他, 要求請寂天菩薩來講解佛法,若講不出來便可趕他出寺門。

於是特別設了一個非常高的法座請他上座講法, 寂天菩薩上座後便講了入菩薩行論, 他從第一品功德利益品開始逐品講說, 當講到第九品勝慧品的段落:

「某時實有非實有,不安住於心之前, 彼時無其他形象, 無所緣起最寂靜。」時, 因爲內心進入甚深寂靜的法界當中, 便消失於空中了。

《心經》的意義便在於這個偈文,故此偈文非常地重要。寂天菩薩所念誦的這段偈文重點是:

無所要了解的對象,也無所要了解的內心,因此內心無緣取的對境,故稱之為「無所緣取最寂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