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傑林巴的大圓滿父續《見地廣界》灌頂
部分開示摘要內容分享:參加任何灌頂前必須了解的幾個重點
主法上師:布薩祖古 Busa Trulku
日期:2024年5月18日於多傑林巴佛學會永和中心
此為師圓悲三項當中大圓滿的灌頂,大圓滿續部有父續、母續及無二續;「父續」是見地廣界,「母續」是心氣心要,「無二續」是日月相合續部;今天是父續見地廣界的灌頂。
多傑林巴「見地廣界」的伏藏法,當時由伏藏師之王多傑林巴尊者在「南賈扎」取得的伏藏法流傳至今。
接受密宗灌頂有幾個重點希望大家要學習及明白:
♦️誓言及信心
上師和弟子彼此之間的核心是誓言,誓言非常重要,求法者(弟子) 對傳法者(上師)的信心也必須非常強烈,並且在明白此法功德強烈之下而請求接受灌頂;上師必須認識熟悉及知道求法者,再來傳授予灌頂,彼此之間有相信之心、清淨所顯,這也是傳統上,上師與弟子必須互相觀察多年的原因。此特色在經論續部中曾經開示過;反之,師徒之間未相互觀察熟悉,彼此會發生很多爭執隔閡。
古代的弟子信心強烈,見到上師如同見佛,信心非常堅固。現代人則非常困難,無法具足古代這些美滿的條件。因時代上的差別,現代時代和以前不一樣,無法齊備這些美滿的條件。即使現代師徒雙方,無法具足很多美滿的條件,但至少要有(清淨所顯),有清淨的內心及相信對方之心是必備的條件;無清淨所顯,加持無法入心,成就即無法發生。
覺性直指灌頂,普通上師與一位有證悟的上師在做覺性直指是有天地之別,有些人名稱上是師父,但沒有威力,僅是唸誦詞句有加持,內心很難引出證悟。當然弟子對上師要有不退轉的強烈信心,視上師為佛。若是證悟很高的上師,進行直指,弟子很容易就契入覺性本貌,馬上證悟的情況都可能發生。
傳法的具德上師應具有令自己證悟的威力、神通的威力,理解弟子的情況,且大悲之心,不為名聞利養,只是純粹令弟子解脫,此為證悟令己解脫大悲及令他解脫的條件;但因為時代不一樣,現代上師本已不太具有這樣的能力。
♦️清淨及有加持力的傳承
𣿅頂可得到上中下各類的利益,但是至少能讓最末等的利益能加持進入內心,這是祖古可以努力的。此外有一個依靠處是灌頂的傳承,祖古自己有此傳承加上一輩子學習佛法,其次多傑林巴是蓮花生大士的代理者,也是蓮師的化現,所流傳下來的伏藏法「大圓滿見地廣界」朵瑪食子的灌頂,歷代傳承上師皆有,尤其是見地廣界的灌頂,祖古的上師從頂果欽哲法王處得到,也得到許多的口訣、口傳,加上前面眾多的條件,即使無法讓大家得到上等、中等的利益,也相信可以給大家末等的利益。
在古代,上等的利益是在灌頂後弟子即成佛,為悟解同時;上師經由灌頂給與弟子心性直指,弟子在灌頂當時即證悟內心覺性本貌,同時得到果位即成佛,如因陀羅菩提國王,此為上等利益;弟子若非上等根器,很難達到。
若弟子想得到末等利益,則勿將傳法者當成凡夫俗子,須視灌頂的上師(傳法者)為法身普賢如來本身,產生與金剛薩埵無二差別的想法,綜合以上條件齊備,肯定能得到利益。
♦️去除外內密障礙
常言的障礙,有外在、內在及秘密的障礙,最大最嚴重的是祕密障礙中的誓言衰損,配合懺悔將這些罪障消除就很重要。
蓋障中最重要的是對密乘的邪見(不相信密乘)、妄念(二執妄念與習氣),自己的內心要有將邪見與妄念清淨去除的想法,這樣的想法非常重要。不善業中,最重要的是二執、邪見(不相信密乘、沒有信心)的妄念。在灌頂的過程中,這些妄念沒有排除,就等同於沒有得到灌頂,所以要重視之,應先去除妄念。
♦️清淨所顯
已經學習一段時間的弟子大家都熟悉密乘,就不特別說明。對有些新的弟子而言,前面所談的清淨所顯就非常重要,但也不用想得太複雜、太遙遠,若能將所看到對象(對境)顯現出來的觀為清淨的形象,此即是清淨所顯。灌頂時,需
把上師視為凡夫俗子的執著去除,應視上師與灌頂本尊無二差別,此為清淨所顯第一點。
第二點是將一起參與灌頂的師兄師姐男女等,當成凡夫俗子的執著也要去除,要將男眾視為勇士,女眾視為勇女空行,所有參加弟子都是男女菩薩,這種了解稱為清淨所顯。特別是密乘的灌頂,清淨所顯非常重要,此執著耽著對境是凡庸所顯必須破除,若未破除而接受灌頂,就非正式的密咒金剛乘門的弟子。
♦️明白皈依法義及內容
佛法入門若未皈依就不會得到灌頂,首先思維皈依的內容來進行皈依。
第一:皈依佛、法、僧,三寶是顯密共通。
第二:上師、本尊、空行護法,是三根本的總集。
第三:法身、報身、化身,三身。
要了解上師為三身的總集,佛法僧三寶的總集,三根本的總集,產生定解再來進行皈依,會特別殊勝。
♦️菩提動機
思維遍滿虛空的為母有情眾生受到無明我執之故,而落入三界輪迴,受到輪迴痛苦的逼迫,思維自己內心有慈心、悲心,希望能使他們脫離輪迴的痛苦,必將其安置在一切相智圓滿的佛果,如此思維來發起菩提心。菩提心甚為重要,沒有發菩提心絕不可能成佛,密乘灌頂前必要發菩提心,請跟著唸誦發菩提心的內容。
對於在三界受到輪迴痛苦的眾生,內心產生如同父母對子女的關愛、愛護之心不僅是灌頂時如此,在自己日常生活中,無論何時都應當有此思維。大家發菩提心往往只是修法時唸誦,在正式行持時就很欠缺。在實修的道路,不能只是
唸法本及口中說說而已,應經常串習,例如媽媽平常怎麼愛護關懷及照顧對待獨生子般,所以應把一切眾生當成自己的獨生子般的關懷,如此就能好好的修菩提心。
身口心三門行持禪修及守護誓言
而禪修就是在行持中落實,要重視之;於行持中不斷的做,會累積資糧消除罪障,最終諸佛菩薩的加持能進入內心。無始輪迴以來,有很多的罪業蓋障(例如:違背佛法、道路上的不正確禪修、不善業等等),透過自己努力行善業,累積資糧消除罪障,經過諸佛菩薩的加持,罪業過失就能慢慢清除。
♦️攝律儀戒,攝善法戒及饒益有情戒
已經做過的不善業要清淨去除且將之作為戒律,下定決心以後不再做,此稱為「攝律儀戒。」若只是以後不再做壞事就可以嗎? 當然不行,還要努力做好事,此為修行;利益眾生的好事,如布施、持戒、安忍、精進、禪定、修勝慧等,此努力幫助眾生的戒律,為「攝善法戒。」當努力於攝善法戒,心中所想是利益遍滿虛空的為母有情眾生,此為「饒益有情戒。」
守護誓言戒律。雖然有各種各類的誓言數目上幾十萬種,歸納起來有根本與支分的誓言,再進一步歸納就是上師的身語意三門誓言。
♦️一切皆虛幻,實修得解脫
禪修與中陰密切相關,歸納起來主要有四種中陰,第一,自然生存中陰;第二,臨終痛苦中陰;第三,法性中陰;第四,中有中陰。其中輪迴、六道眾生的情形,都是四種中陰所形成。
現在所處是自然生存中陰的階段,從誕生一直到死亡為止,中間活命的段落,期間了解暇滿人身寶的價值,非常珍惜,努力實修佛法就會有自主的威力,特別是現在又成為密咒乘的器皿,得到灌頂是善緣,能觀修生起次第也是善緣,應當珍惜善緣,在佛法的禪修上努力實修。
♦️去我執,實修口訣串習及憶念上師
有各種類型的修行人,上等利根者即身成佛,實修得非常好於死亡時可成佛解脫;假設是一切皆無的鈍根,現在得到灌頂,透過見解脫、聞解脫、觸摸解脫、品嘗解脫,在我們內心種下強烈的習氣,好好的觀想,讓習氣持續,死亡時能想起來,特別是上師的口訣,常常憶念上師、阿彌陀佛、大悲觀音、蓮花生大士等,好好的維持住加持,內心不容易產生錯亂,則容易得到幫助、解脫、投生到善處;重點是在死亡的那一刻(外呼吸中斷),要去除貪瞋癡,家裡的衣食名眷全都要放下,活著時不要有貪戀執著,這些輪迴的習氣淡薄。
內容很多可歸納起來是身口心三門,古云「心齋坐忘」,意即減少世俗的執著,身口心三門的俗事要減少,內心很多的期望、懷疑,功名利祿等念頭要逐漸減少,如以前不知道,那麼現在慢慢察覺,莫再執著善或惡的念頭,只要察覺即可,慢慢的念頭就會減少,禪修就會有威力。身體上往來交際應酬,追求世俗名利財物的活動等,要逐漸減少,身體力行的行善業;口中的俗事,風花雪月交際應酬、閒聊談天要減少,只有唸經持誦咒語。身口心三門脫離世俗非常重要,三門的俗事雜事滅掉,才有機會能得到證悟、功德利益。
在大圓滿上的見地滅掉執著,觀修滅掉緣取,行持滅掉取捨,果位滅掉期疑(期望、懷疑),做到這些就容易契入覺性本貌,容易成就佛果。
祝福吉祥如意
FB:
多傑林巴佛學會
Website:
www.dorji-lingpa.com
Youtube:
台灣多傑林巴佛學會 – YouTu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