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修佛法以調整内心最為重要

禪修佛法以調整内心最為重要

仁波切於2022年7月20曰的功德寶藏教學開示中強調身口心三門的修持,以修心最為重要。

就佛法而言,身口二門是次要,內心才是最重要,內心要不放逸及正直,以正念正知來察覺自己。若內心放逸或不正直狡詐,即使有念經拜佛,外表看似在學習佛法,但這種修行本身並不清淨不純粹,此為法不入道中。

反之,若內心謹慎小心並調整內心使之不放逸、具正念正知,雖外表之身口二門為馬馬虎虎不太注意,
但此人因內心調整得很好,故可稱之為純淨的好的行者,因其內心是正直的、不狡詐、不矯揉造作,是虔誠的。

所顯當然一定是指身口心三門,但世間及出世間二者差別很大,世間人較重視並注意身口二門而忽略內心,因為身口二門易見及易聽到,內心則無法見到聽到。

佛法之正式行者應以內心為重,而身口二門為次要,應於內心上花費力氣。一般於實修時,都是希望今世來世都能獲得利益,當然主要是希望能對下輩子產生幫助,而其關鍵在於法,只有佛法能對這輩子有用,對下輩子也有用。

如何能讓佛法發揮效用?

主要就是要靠內心,而身口二門是次要。將內心放於法上,由內心去實修佛法及讓法發揮用處。

身口二門之助力小,因為無常到來時,血肉之身是不能跟隨的,但是內心會隨之,若內心有佛法便會對下輩子產生幫助了,故三門中「內心」更重要。

初始聽聞,中間思維,最終禪修讓法威力發揮出來,主要皆於內心,故能對這輩子及下輩子產生幫助。所以,從拜見上師善知識後,從初始聽聞、中間思維、最終禪修都能好好努力做到,自然會對這輩子及下輩子產生幫助。

一般人皆無法做到聞思修,加上重視的是身口二門而非內心,世俗之人根本不怕業力因果,也不會想下輩子,只是糊里糊塗過日子重視此生而已,故死亡之時會恐慌及害怕。但若為一位正式行者於死亡時是不會恐慌害怕,純淨的行者所懼畏的是下輩子的業力因果,若此輩未能行善去惡,未能好好守住業力因果,則下輩子輪回投胎後業報成熟是要受果報。

由此便可區分出行者與世間之人的不同。

祝福吉祥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