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性並非空洞,空性並非無顯

空性並非空洞,空性並非無顯

堪祖仁波切於8月11曰吉美林巴功德寳藏線上教學開示部分分享:

彌勒菩薩之現觀莊嚴論云:
悲心緣眾生,勝慧緣菩提。

一般世俗人有善良的內心,高雅的品性及道德,雖然並非一定是佛教徒,但是也有善良的利他的內心,比如幫助病者給予藥物,其善心對病人幫助很大,也是好人好事並累積了福報,能使對方遠離了痛苦。

若是想要產生佛法上的不可思議的廣大福報,則必定要有以「勝慧的了空慧」來攝持,內心在了空勝慧之攝持下而產生的悲心,進而緣取對方生病之原因,因為是前世所造之罪業及無始以來其內心的無明而造作惡業累積了罪業,因此原因而生病,故現在須設法幫助他消滅內心三毒;因為無明引發三毒煩惱,須以了空慧來去除無明,可以真正消除其內心的煩惱,這是「願菩提心。」

為了利眾,自己正式去做禪修,比如生起次第禪修等,這是「行菩提心。」內心安住於無所緣取之境禪修生起次第來幫助眾生。

如此二菩提心齊備是正式的菩提心,能累積不可思憶的廣大福報,差別很大。

菩提心是一切佛法修行的心要精華,是證得佛果的重要關鍵。悲心緣眾生,勝慧緣菩提;勝慧的關鍵則在於「空性」的禪修。

大多數人對空性無法產生定解,往往對空性離戲論的離4邊8邊16邊及自性不成立,不能明白;若能赤裸現證者則是聖者,若無證悟,但是內心了解十分熱切而且想要證悟,這也算是大乘菩薩的種姓。有些少數者,耳聞空性而內心非常震撼,他們也是菩薩種姓者。

教法上有宿世種性者很好,至少內心相信熱切。

就想法而言:
有顯現(顯理,世俗諦)及
實際的道理(實理)。

以有我執的習氣來思維,此身是丟不掉也帶不走,實修也是十分辛苦勞累。但若是能將習氣滅掉,則可得佛果,未此生的習氣未滅,則一定不能得到佛果。

所以習氣是一個基礎。

比如我手上的一個小盒子,又比如自己之身體,有眼耳鼻舌聲,可以緣取色聲香味觸,可以看到,這是顯理。

若現在手上盒子不見了,則表示盒子已經丟掉,須理解為:之前必有一物,而現在已經滅掉了。

實相自性而言,手上的盒子,顯雖可見,盒內存有藥,所有的世俗諦並定是有其因緣的;盒子為顯,但非實理,因為其盒子內的藥,是不會永遠存在的,必定有用完的時候,之後則消失為無。

眾人的習氣以為此生為真,此生是顯現而且有作用,有如藥品可治病,此為緣起,有其作用,但用完即無(空),這是實理。

一般人的錯誤,以為藥盒永遠是存在;然後也以為手上的空,也代表以為什麼都没有,或以為它一直都沒有存在過。內心緣取無,則以為什麼都没有。

真正菩提,「有境緣取了空慧,對境緣取眾生」,自己的內心是否産生不假造作之菩提心?空性的法義是否有了解?

唯有腳踏實地的去禪修,內心才能相應。若是禪修無相應,則一定是禪修方式有錯誤,若是因此而造成了自己認為的類似菩提,又或者造成禪修叉路而不知,這是非常可惜的。

祝福大家吉祥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