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630 藏曆5月初十

20200630 藏曆5月初十
蓮師生曰及薈供之上師言教

♦️今天是出關後第一次與大家見面,很開心見到大家。當我在閉關房時收到會長傳來大家在佛陀殊勝藏曆四月所持誦心咒的咒數詳細資訊,我的內心十分的高興及滿意。我必須親自告訴大家,在修行上只有二件事能令我感到真正的歡喜滿意,一個是我自己所訂下的修行目標能夠如期做到達成,另一個就是像大家一樣精進的弟子,努力在佛法上精進修行。這對我個人而言,法上的供養是最大及最好的供養,

當然除了法上的供養,功德主及弟子平時在財物所有的供養,也都會用於佛法上、寺廟、經書及出家僧眾身上,這也是用在佛法最大的供養,

♦️在佛法上有三個很重要的修行層面:

第一類、努力做一個很好的修行人。

如果你是一個很好的修行者,或是算是一個成就者,你已經能管理好自己的修行。

第二類、努力做一個鼓勵別人修行的人。

你很鼓勵及創造機會,讓別人能修行。這如同我們有中心,此次請大家持咒及想辦法鼓勵讓大家參與持咒,又或者是請功德主在佛法事業或是寺廟的建設上出一份力,有大能力者做大些,中能力者做中一點,小能力者做小一點。主要是集眾人之力,鼓勵大家,讓大家都能參與佛法事業。

第三類、做一個能無私究竟真誠隨喜及讚嘆別人善業的修行人。

若是你沒有能力,有些部分你做不到,等將來你有能力時則能做到,能先以真誠的隨喜及讚歎別人的功德。好比有些人的修行做的很好而且有成就,有些人修行則總是有障礙,但只要內心能真誠的隨喜,期許能有朝一日能與修行好的人一樣,如此的隨喜功德也是很重要的。

♦️在中心有時候會長講話時會很直接及簡捷,有些弟子可能會覺得自己內心感受不佳,認為自己沒有受到特別嘉勉,或是中心會長沒有顧慮自己內心感受。但若是今天換你來做會長,自己在這個位子上,是否能做到內心及外表良善動機一致,自己是否能做的更好?是否自己所謂的同理心,也能面面具到用到所發生的每個人感受,每件事及物上呢?

大家在説同理心時及自己感受時,是否也站在中心整體安排及佛法上來思考?

一個修行者,講出來的話都要很小心,不要只想到自己的角色及自己的感受。在處理事情的過程中,有時是需要用比較激進及快速有效的方式,像是要快速的完成某些事,但在解決完成後,大家心就要放下,如此才能繼續往前走。

我們要以佛法教義為中心思想來做利人利眾思惟,而不是以自己內心的想法感受而來判斷佛法及眾人之事。

♦️人身難得,一切都是無常,仁波切常提醒佛法在修行上還是要掌握到重點,無論你在做什麼大事或是佛法事業或是修持或是義工,但心沒法控制,火燒功德林這句話大家應都耳熟能詳,大家通常在做好事時,可能只能達成少許而繐有缺漏,但做壞事時,一定絲毫不差百分百的到位,

仁波切提醒大家,一定要好好控制自己的心,我們都知道大家身上都有業習,就算是釋迦牟尼佛也有,但他已是成佛者,而我們沒有如衪之資糧福報具足。所以現在大家能做的,至少要在修行上,能夠不要再造作更多的業出來。

講話、思考、心意、語言,心都要放在正確,善及佛法上面。所謂善是針對在佛法上,當你能好好控制自己的話,你不會再製造新的業。

在中陰時沒有身體,但業習是會跟著投生的,對於自己的業習要做一個挑戰,也許很痛苦,但要好好的正視,若能好好對治算還有救,而不是推拖說自己忙碌沒有時間或是順著自己的業習覺受而走。生命是稍縱即逝的,仁波切特別強調,做為一個上師、導師,一定要確定你們身口心三門能把握住自己,能看出自己改進的地方,修行在正確的佛知見上。此生若沒有清除業障還又增加,大家應該要很懼怕自己未來的投生處所了。

♦️許願及迴向是很重要的,大家不要以為只是小小的願,認為許大的願都不會成真,這種想法是錯的。釋迦牟尼佛曾許過的願望,也證實了願望都實現成真,所以不要認為許大願不會成功,修行者也不要只許只為利己的小小的願,無私的許大願是非常重要的。

這次時大家完成十萬咒語,會長有分享了自己迴向文內容:
祝福上師堪祖仁波切祈願上師長壽;
也迴向多傑林巴的護持功德主、修行弟子;
迴向累世父母配偶兄弟姐妹子女、累世冤親債主;
迴向大學修建吉祥,多傑林巴佛法廣揚久住,利益更多的修持者及有情眾。

♦️迴向其中要把握的,第一個是在你修持的當下已得到功德,其次是在迴向給自己以外的其它眾生時又得到一份功德,是同時存在的。

當未來佛彌勒佛說法時,也希望我們還可以繼續修習佛法。若有此願,則能於未來又齊聚一堂修習佛法,大家能一起證悟。所以要再加一條願祈願是在彌勒菩薩出世時我們能再見到. 生生世世永不離上師。

♦️不管好的或是壞的業,大家都要非常小心。就算是好的業,若是內心不受控制,也會轉變成壞業,如果當你造了一個不好的業,投生500世內都會與此惡業相隨揪纏。

像是自己所有說的憤怒不善語,致使與金剛師兄間產生不悅,若不立即懺悔化解,則會跟隨500世,於此中糾結,只會使事情更加嚴重,但自己也不要以為嘴巴上沒有說出,但心裡充滿嫉妒.及仇恨,業果其實與口上説出是一樣的。

所以仁波切特別強調,也是釋迦牟尼佛所說,在身口心三門上要非常的良善,有沒有說心裡的念頭(參雜世俗八風及五毒的內心),自己內心最清楚,修行者一定不要再自欺欺人。

一個業會跟隨500世,金剛師兄要如何防範自己不破三眛耶戒,都要非常的小心。

心裡一定要很清楚自己是什麼樣子的人,檢視自己所想是否究竟良善?

所以祖古才會說善惡業都會跟隨。又像是跟著上師,傳承及中心如此的善緣,但自己還是要很小心三門行持,因為內心若是不受控制的,今天上師誇你,自己就很開心,說了你幾句或是沒有誇你,內心就不高興,對於自己所作沒有得到同等的讚美就心生不悅,有如此的念頭,一不小心就會兽業變惡的業。

今天所說的一番話,希望大家能記在心上,並且努力去除自己的業習,努力形成好的佛法教義上的修持,隨時隨地注意自己身口心三門,調伏內心,這才是佛道。

祝福大家 吉祥如意。